卷二十一
百官上
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既陈,贵贱位矣。”是以圣人法乾坤 以作则,因卑高以垂教,设官分职,锡珪胙土。由近以制远,自中以统外。内则公 卿大夫士,外则公侯伯子男。咸所以协和万邦,平章百姓,允厘庶绩,式叙彝伦。 其由来尚矣。然古今异制,文质殊途。或以龙表官,或以云纪职。放勋即分命四子, 重华乃爰置九官,夏倍于虞,殷倍于夏,周监二代,沿革不同。其道既文,置官弥 广。逮于战国,戎马交驰,虽时有变革,然犹承周制。秦始皇废先王之典,焚百家 之言,创立朝仪,事不师古,始罢封侯之制,立郡县之官。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 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自余众职,各有司存。汉高祖除暴宁乱,轻刑约法, 而职官之制,因于嬴氏,其间同异,抑亦可知。光武中兴,聿遵前绪,唯废丞相与 御史大夫,而以三司综理众务。洎于叔世,事归台阁,论道之官,备员而已。魏、 晋继及,大抵略同,爰及宋、齐,亦无改作。梁武受终,多循齐旧,然而定诸卿之 位,各配四时,置戎秩之官,百有余号。陈氏继梁,不失旧物。高齐创业,亦遵后 魏,台省位号,与江左稍殊,所有节文,备详于志。有周创据关右,日不暇给,洎 乎克清江、汉,爰议宪章。酌禜镐之遗文,置六官以综务,详其典制,有可称焉。 高祖践极,百度伊始,复废周官,还依汉、魏。唯以中书为内史,侍中为纳言,自 余庶僚,颇有损益。炀帝嗣位,意存稽古,建官分职,率由旧章。大业三年,始行 新令。于时三川定鼎,万国朝宗,衣冠文物,足为壮观。即而以人从欲,待下若仇, 号令日改,官名月易。寻而南征不复,朝廷播迁,图籍注记,多从散逸。今之存录 者,不能详备焉。
梁武受命之初,官班多同宋、齐之旧,有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将军、 大司马、太尉、司徒、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诸公及位从公开府者,置官属。 有长史、司马、谘议参军,掾属从事中郎、记室、主簿、列曹参军、行参军、舍人 等官。其司徒则有左、右二长史,又增置左西掾一人,自余僚佐,同于二府。有公 则置,无则省。而司徒无公,唯省舍人,余官常置。开府仪同三司,位次三公,诸 将军、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则加之,同三公,置官属。
特进,旧位从公。武帝以邓禹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是特引见之称,无官定 体。于是革之。
尚书省,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又置吏部、祠部、度支、左户、都官、五 兵等六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吏部、删定、三公、比部、祠部、仪曹、虞曹、主客、 度支、殿中、金部、仓部、左户、驾部、起部、屯田、都官、水部、库部、功论、 中兵、外兵、骑兵等郎二十三人。令史百二十人,书令史百三十人。
尚书掌出纳王命,敷奏万机。令总统之。仆射副令,又与尚书分领诸曹。令阙, 则左仆射为主。其祠部尚书多不置,以右仆射主之。若左、右仆射并阙,则置尚书 仆射以掌左事,置祠部尚书以掌右事。然则尚书仆射、祠部尚书不恆置矣。又有起 部尚书,营宗庙宫室则权置之。事毕则省,以其事分属都官、左户二尚书。左、右 丞各一人,佐令、仆射知省事。左掌台内分职仪、禁令、报人章,督录近道文书章 表奏事,纠诸不法。右掌台内藏及庐舍、凡诸器用之物,督录远道文书章表奏事。 凡诸尚书文书,诣中书省者,密事皆以挈囊盛之,封以左丞印。自晋以后,八座及 郎中多不奏事。天监元年诏曰:“自礼闱陵替,历兹永久,郎署备员,无取职事。 糠粃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曹郎可依昔奏事。”自是始 奏事矣。三年,置侍郎,视通直郎。其郎中在职勤能,满二岁者,转之。又有五都 令史,与左、右丞共知所司。旧用人常轻,九年诏曰:“尚书五都,职参政要,非 但总领众局,亦乃方轨二丞。顷虽求才,未臻妙简,可革用士流,每尽时彦,庶同 持领,秉此群目。”于是以都令史视奉朝请。其年,以太学博士刘纳兼殿中都,司 空法曹参军刘显兼吏部都,太学博士孔虔孙兼金部都,司空法曹参军萧轨兼左户都, 宣毅墨曹参军王颙兼中兵都。五人并以才地兼美,首膺兹选矣。驾部又别领车府署, 库部领南、北武库二署令丞。
门下省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掌侍从左右,摈相威仪,尽规献纳,纠 正违阙。监令尝御药,封玺书。侍中高功者,在职一年,诏加侍中祭酒,与侍郎高 功者一人,对掌禁令,公车、太官、太医等令,骅骝厩丞。
集书省置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员外散骑常侍无员。散骑侍郎、通 直郎各四人。又有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奉朝请、常侍侍郎,掌侍从左右,献纳 得失,省诸奏闻文书。意异者,随事为驳。集录比诏比玺,为诸优文策文,平处诸 文章诗颂。常侍高功者一人为祭酒,与侍郎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纠诸逋违。
驸马、奉车、车骑三都尉,并无员。驸马以加尚公主者,无班秩。
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旧并为显职,与侍中通官。宋代以 来,或轻或杂,其官渐替。天监六年革选,诏曰:“在昔晋初,仰惟盛化,常侍、 侍中,并奏帷幄,员外常侍,特为清显。陆始名公之胤,位居纳言,曲蒙优礼,方 有斯授。可分门下二局,委散骑常侍尚书案奏,分曹入集书。通直常侍,本为显爵, 员外之选,宜参旧准人数,依正员格。”自是散骑视侍中,通直视中丞,员外视黄 门郎。
中书省置监、令各一人,掌出内帝命。侍郎四人,功高者一人,主省内事。又 有通事舍人、主事令史等员,及置令史,以承其事。通事舍人,旧入直閤内。梁用 人殊重,简以才能,不限资地,多以他官兼领。其后除通事,直曰中书舍人。
秘书省置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掌国之典籍图书。著作郎一人,佐郎八人, 掌国史,集注起居。著作郎谓之大著作,梁初周舍、裴子野,皆以他官领之。又有 撰史学士,亦知史书。佐郎为起家之选。
御史台,梁国初建,置大夫,天监元年,复曰中丞。置一人,掌督司百僚。皇 太子已下,其在宫门行马内违法者,皆纠弹之。虽在行马外,而监司不纠,亦得奏 之。专道而行,逢尚书丞郎,亦得停驻。其尚书令、仆、御史中丞,各给威仪十人。 其八人武冠绛韝,执青仪囊在前。囊题云“宜官吉”以受辞诉。一人缃衣,执鞭杖, 依列行,七人唱呼入殿,引喤至阶。一人执仪囊,不喤。属官治书侍御史二人,掌 举劾官品第六已下,分统侍御史。侍御史九人,居曹,掌知其事,纠察不法。殿中 御史四人,掌殿中禁卫内。又有符节令史员。
谒者台,仆射一人,掌朝觐宾飨之事。属官谒者十人,掌奉诏出使拜假,朝会 摈赞。高功者一人为假史,掌差次谒者。
诸卿,梁初犹依宋、齐,皆无卿名。天监七年,以太常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 以大司农为司农卿,三卿是为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为少府卿,加置太仆卿, 三卿是为夏卿。以卫尉为卫尉卿,廷尉为廷尉卿,将作大匠为大匠卿。三卿是为秋 卿。以光禄勋为光禄卿,大鸿胪为鸿胪卿,都水使者为太舟卿,三卿是为冬卿。凡 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而太常视金紫光禄大夫,统明堂、二庙、太史、太 祝、廪牺、太乐、鼓吹、乘黄、北馆、典客馆等令丞,及陵监、国学等。又置协律 校尉、总章校尉监、掌故、乐正之属,以掌乐事。太乐又有清商署丞,太史别有灵 台丞。诏以为陵监之名,不出前诰,且宗庙宪章,既备典礼,园寝职司,理不容异, 诸正陵先立监者改为令。于是陵置令矣。
国学,有祭酒一人,博士二人,助教十人,太学博士八人。又有限外博士员。 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旧国子学生,限以贵贱,帝欲招来后进,五馆生皆 引寒门俊才,不限人数。大同七年,国子祭酒到溉等,又表立正言博士一人,位视 国子博士。置助教二人。
宗正卿,位视列曹尚书,主皇室外戚之籍。以宗室为之。
司农卿,位视散骑常侍,主农功仓廪。统太仓、导官、籍田、上林令,又管乐 游、北苑丞,左右中部三仓丞,荚库、荻库、箬库丞,湖西诸屯主。天监九年,又 置劝农谒者,视殿中御史。
太府卿,位视宗正,掌金帛府帑。统左右藏令、上库丞,掌太仓、南北市令。 关津亦皆属焉。
少府卿,位视尚书左丞,置材官将军、左中右尚方、甄官、平水署、南塘邸税 库、东西冶、中黄、细作、炭库、纸官、柴署等令丞。
卫仆卿,位视黄门侍郎,统南马牧、左右牧、龙厩、内外厩丞。又有弘训太仆, 亦置属官。
卫尉卿,位视侍中,掌宫门屯兵。卿每月、丞每旬行宫徼,纠察不法。统武库 令、公车司马令。又有弘训卫尉,亦置属官。
廷尉卿,梁国初建,曰大理,天监元年,复改为廷尉。有正、监、平三人。元 会,廷尉三官与建康三官,皆法冠玄衣朝服,以监东、西、中华门。手执方木,长 三尺,方一寸,谓之执方。四年,置胄子律博士,位视员外郎。
大匠卿,位视太仆,掌土木之工。统左、右校诸署。
光禄卿,位视太子中庶子,掌宫殿门户。统守宫、黄门、华林园、暴室等令。 又有左右光禄、金紫光禄、太中、中散等大夫,并无员,以养老疾。
鸿胪卿,位视尚书左丞,掌导护赞拜。
太舟卿,梁初为都水台,使者一人,参军事二人,河堤谒者八人。七年,改焉。 位视中书郎,列卿之最末者也。主舟航堤渠。
大长秋,主诸宦者,以司宫闱之职。统黄门、中署、奚官、暴室、华林等署。
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游骑等六将军,是为六军,又有中领、中护, 资轻于领、护。又左右前后四将军,左右中郎将,屯骑、步骑、越骑、长水、射声 等五营校尉,武贲、冗从、羽林三将军,积射、强弩二军,殿中将军、武骑之职, 皆以分司丹禁,侍卫左右。天监六年,置左右骁骑、左右游击将军,位视二率。改 旧骁骑曰云骑,游击曰游骑,降左右骁、游一阶。又置硃衣直阁将军,以经为方牧 者为之。其以左右骁、游带领者,量给仪从。
太子太傅一人,位视尚书令。少傅一人,位视左仆射。天监初,又置东宫常侍, 皆散骑常侍为之。
詹事,位视中护军,任总宫朝。二傅及詹事,各置丞、功曹、主簿。五官、家 令、率更令仆各一人。家令,自宋、齐已来,清流者不为之。天监六年,帝以三卿 陵替,乃诏革选。家令视通直常侍,率更、仆视黄门三等,皆置丞。中大通三年, 以昭明太子妃居金华宫,又置金华家令。
左、右卫率各一人,位视御史中丞。各有丞。左率领果毅、统远、立忠、建宁、 陵锋、夷寇、祚德等七营,右率领崇荣、永吉、崇和、细射等四营。二率各置殿中 将军十人,员外将军十人,正员司马四人。又有员外司马督官。共屯骑、步兵、翊 军三校尉各一人,谓之三校。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各一人,谓之二将。左、右积 弩将军各一人。门大夫一人,视谒者仆射。
中庶子四人,功高者一人为祭酒。行则负玺,前后部护驾。
中舍人四人,功高者一人,与中庶子祭酒共掌其坊之禁令。又有通事守舍人、 典事守舍人、典法守舍人员。
庶子四人,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高功者一人,与高功舍人共掌其坊之禁令。
舍人十六人,掌文记。通事舍人二人,视南台御史,多以余官兼职。典经局洗 马八人,位视通直郎。置典经守舍人、典事守舍人员。又有外监殿局,内监殿局, 导客局,斋内局,主玺、主衣、扶侍等局,门局,锡库局,内厩局,中药藏局,食 官局,外厩局,车厩局等,各置有司,以承其事。
皇弟、皇子府,置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谘议参军,及掾属中录事、中 记室、中直兵等参军,功曹史,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文学,主簿,正参军、 行参军、长兼行参军等员。嗣王府则减皇弟皇子府师、友、文学、长兼行参军。蕃 王府则又减嗣王从事中郎,谘议参军,掾属录事、记室、中兵参军等员。自此以下, 则并不登二品。
王国置郎中令、将军、常侍官。又置典祠令、庙长、陵长、典医丞、典府丞、 典书令、学官令、食官长、中尉、侍郎、执事中尉、司马、谒者、典卫令、舍人、 中大夫、大农等官。嗣王国则唯置郎中令、中尉、常侍、大农等员。蕃王则无常侍。 自此以下,并不登二品。
诸王皆假金兽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诸公侯皆假铜兽符,竹 使符第一至第五。名山大泽不以封。盐铁金银铜锡,及竹园别都,宫室园圃,皆不 以属国。
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公侯封郡县者,言曰教,境内称之曰第下。自 称皆曰寡人。相以下,公文上事,皆诣典书。世子主国,其文书表疏,仪式如臣而 不称臣。文书下群官,皆言告。诸王公侯国官,皆称臣。上于天朝,皆称陪臣。有 所陈,皆曰上疏。其公文曰言事。五等诸公,位视三公,班次之。开皇诸侯,位视 孤卿、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开国诸伯,位视九卿,班次之。开国诸子, 位视二千石,班次之。开国诸男,位视比二千石,班次之。公已下,各置相、典祠、 典书令、典卫长一人。而伯子典书谓之长,典卫谓之丞。男典祠谓之长,典书谓之 丞,无典卫。诸公已下,台为选置相,掌知百姓事。典祠已下,自选补上。诸列侯 食邑千户已上,置家丞、庶子员。不满千户,则但置庶子员。
州刺史二千石,受拜之明日,辞宫庙而行。州置别驾、治中从事各一人,主簿, 西曹、议曹从事,祭酒从事,部传从事,文学从事,各因其州之大小而置员。郡置 太守,置丞。国曰内史。郡丞,三万户以上,置佐一人。
县为国曰相,大县为令,小县为长,皆置丞、尉。郡县置吏,亦各准州法,以 大小而制员。郡县吏有书僮,有武吏,有医,有迎新、送故等员。亦各因其大小而 置焉。
建康旧置狱丞一人。天监元年,诏依廷尉之官,置正、平、监,革选士流,务 使任职。又令三官更直一日,分受罪系,事无小大,悉与令筹。若有大事,共详, 三人具辨。脱有同异,各立议以闻。尚书水部郎袁孝然、议曹郎孔休源并为之。位 视给事中。
天监初,武帝命尚书删定郎济阳蔡法度,定令为九品。秩定,帝于品下注一品 秩为万石,第二第三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为二千石。至七年,革选,徐勉为吏部 尚书,定为十八班。以班多者为贵,同班者,则以居下者为劣。
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为十八班。
诸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左右光禄开府仪同三司,为十七班。
尚书令、太子太傅、左右光禄大夫,为十六班。
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尚书仆射、右仆射,中书监,特进,领、护军将军, 为十五班。
中领、护军,吏部尚书,太子詹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为十四班。
中书令,列曹尚书,国子祭酒,宗正、太府卿,光禄大夫,为十三班。
侍中,散骑常侍,左、右卫将军,司徒左长史,卫尉卿,为十二班。
御史中丞,尚书吏部郎,秘书监,通直散骑常侍,太子左、右二卫率,左、右 骁骑,左、右游击,太中大夫,皇弟皇子师,司农,少府、廷尉卿,太子中庶子, 光禄卿,为十一班。
给事黄门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皇弟皇子府长史,太仆、大匠卿,太子家令、 率更令、仆,扬州别驾,中散大夫,司徒右长史,云骑,游骑,皇弟皇子府司马, 硃衣直阁将军,为十班。
尚书左丞,鸿胪卿,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庶子,扬州中从事,皇弟皇子 公府从事中郎,太舟卿,大长秋,皇弟皇子府谘议,嗣王府长史,前左右后四军、 嗣王府司马,庶姓公府长史,司马,为九班。
秘书丞,太子中舍人,司徒左西掾,司徒属,皇弟皇子友,散骑侍郎,尚书右 丞,南徐州别驾,皇弟皇子公府掾属,皇弟皇子单为二卫司马,嗣王庶姓公府从事 中郎,左、右中郎将,嗣王庶姓公府谘议,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长史、司马,蕃王府 长史、司马,庶姓持节府长史、司马,为八班。
五校,东宫三校,皇弟皇子之庶子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南徐州中 从事,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谘议,为七班。
太子洗马,通直散骑侍郎,司徒主簿,尚书侍郎,著作郎,皇弟皇子府功曹史, 五经博士,皇弟皇子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兗五州别驾, 领、护军长史、司马,嗣王庶姓公府掾属,南台治书侍御史,廷尉三官,谒者仆射, 太子门大夫,嗣王庶姓公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庶姓府谘议,为六班。
尚书郎中,皇弟皇子文学及府主簿,太子太傅、少傅丞,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 青衡七州别驾,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兗五州中从事,嗣王庶姓荆江雍郢南兗五州别 驾,太常丞,皇弟皇子国郎中令、三将,东宫二将,嗣王府功曹史,庶姓公府录事、 记室、中兵参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为五 班。
给事中,皇弟皇子府正参军,中书舍人,建康三官,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 梁五州别驾,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别驾、中从事,嗣王庶姓湘豫司益广青 衡七州别驾,嗣王庶姓荆江雍郢南兗五州中从事,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 廷尉、太子詹事等丞,积射、强弩将军,太子左右积弩将军,皇弟皇子国大农,嗣 王国郎中令,嗣王庶姓公府主簿,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功曹史,皇弟皇子之庶 子府蕃王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为四班。
太子舍人,司徒祭酒,皇弟皇子公府祭酒,员外散骑侍郎,皇弟皇子府行参军, 太子太傅少傅五官功曹主簿,二卫司马,公车令,胄子律博士,皇弟皇子越桂宁霍 四州别驾,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中从事,嗣王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 州别驾,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中从事,嗣王庶姓公府正参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 王府曹主簿,武卫将军,光禄丞,皇弟皇子国中尉,太仆大匠丞,嗣王国大农,蕃 王国郎中令,庶姓持节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北馆令,为三班。
秘书郎,著作佐郎,扬、南徐州主簿,嗣王庶姓公府祭酒,皇弟皇子单为领护 詹事二卫等五官、功曹、主簿,太学博士,皇弟皇子国常侍,奉朝请,国子助教, 皇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中从事,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兗五州主簿,嗣王庶姓越桂宁 霍四州别驾,嗣王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中从事,鸿胪丞,尚书五都令史,武 骑常侍,材官将军,明堂二庙帝陵令,嗣王府庶姓公府行参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 正参军,蕃王国大农,庶姓持节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庶姓持节府功曹史,为 二班。
扬南徐州西曹祭酒从事,皇弟皇子国侍郎,嗣王国常侍,扬南徐州议曹从事, 东宫通事舍人,南台侍御史,太舟丞,二卫殿中将军,太子二率殿中将军,皇弟皇 子之庶子府蕃王府行参军,蕃王国中尉,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主簿,皇弟 皇子荆雍郢南兗四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皇弟皇子江州西曹从事、祭酒议曹祭酒部 传从事,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中从事,嗣王庶姓荆江雍郢南兗五州主簿,庶姓持 节府主簿,汝阴巴陵二国郎中令,太官、太乐、太市、太史、太医、太祝、东西冶、 左右尚方、南北武库、车府等令,为一班。
位不登二品者,又为七班。皇弟皇子府长兼参军,皇弟皇子国三军、嗣王国侍 郎、蕃王国常侍、扬南徐州文学从事,殿中御史、庶姓持节府除正参军、太子家令 丞、二卫殿中员外将军、太子二率殿中员外将军、镇蛮安远护军度支校尉等司马, 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主簿、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西曹祭酒议曹 从事,皇弟皇子荆雍郢三州从事史,江州议曹从事,南兗州文学从事,嗣王庶姓湘 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主簿、嗣王庶姓荆雍郢南兗四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庶姓江 州西曹从事、祭酒部传从事、劝农谒者,汝阴巴陵二王国大农,郡公国郎中令,为 七班。
皇弟皇子国典书令,嗣王国三军,蕃王国侍郎,领护詹事五官功曹,皇弟皇子 府参军督护,嗣王府长兼参军,庶姓公府长兼参军,庶姓持节府板正参军,皇弟皇 子越桂宁霍四州主簿,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庶 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主簿,嗣王庶姓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 皇弟皇子豫司益广青五州文学从事,湘衡二州从事,嗣王庶姓荆霍郢三州从事史, 江州议曹从事,南兗州文学从事,汝阴巴陵二王国中尉,皇弟皇子之庶子县侯国郎 中令,郡公国大农,县公国郎中令,为六班。
皇弟皇子国三令,嗣王国典书令,蕃王国三军,皇弟皇子公府东曹督护,嗣王 府庶姓公府参军督护,皇弟皇子之庶子长兼参军,蕃王府长兼参军,二卫正员司马 督,太子二率正员司马督,领护主簿,詹事主簿,二卫功曹,太常五官功曹,石头 戍军功曹,庶姓持节府行参军,皇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皇弟皇 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文学从事,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主簿,嗣王庶姓北徐北 兗梁交南梁五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庶姓豫司益广青五州文学从事,湘衡二州 从事,汝阴巴陵二王国常侍,郡公国中尉,县侯国郎中令,皇弟皇子府功曹督护, 为五班。
嗣王国三令,蕃王国典书令,嗣王府功曹督护,庶姓公府东东曹督护,皇弟皇子 之庶子府参军督护,蕃王府参军督护,二卫员外司马督,太子二率员外司马督,二 卫主簿,太常主簿,宗正等十一卿五官功曹,石头戍军主簿,庶姓持节府板行参军, 皇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文学从事,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 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文学从事,汝阴巴陵二王国侍郎,县公国中尉,为四班。
蕃王国三令,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功曹督护,宗正等十一卿主簿,庶姓持 节府长兼参军,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文学从事,郡公国侍郎,为三班。
庶姓持节府参军督护,汝阴巴陵二王国典书令,县公国侍郎,为二班。
庶姓持节府功曹督护,汝阴巴陵二王国三令,郡公国典书令,为一班。
又著作正令史,集书正令史,尚书度支三公正令史,函典书、殿中外监、斋监、 东堂监、尚书都官左降正令史,诸州镇监、石头城监、琅邪城监、东宫外监、殿中 守舍人,斋临、东宫典经守舍人,上库令,太社令,细作令,导官令,平水令,太 官市署丞,正厨丞,酒库丞,柴署丞,太乐库丞,别局校丞,清商丞,太史丞,太 医二丞,中药藏丞,东冶小库等三丞,作堂金银局丞,木局丞,北武库二丞,南武 库二丞,东宫食官丞,上林丞,湖西砖屯丞,祇箬库丞,纹绢簟席丞,国子典学, 材官司马,宣阳等诸门候,东宫导客守舍人,运署谒者,都水左右二装五城谒者, 石城宣城阳新屯谒者,南康建安晋安伐船谒者,晋安练葛屯主,为三品蕴位。
又门下集书主事通正令史,中书正令史,尚书正令史,尚书监籍正令史,都正 令史,殿中内监,题閤监,婚局监,东宫门下通事守舍人,东宫典书守舍人,东宫 内监,殿中守舍人,题閤监,乘黄令,右藏令,籍田令,廪牺令,梅根诸冶令,典 客馆令,太官四丞,库存丞,太乐丞,东冶太库丞,左尚方五丞,右尚方四丞,东 宫卫库丞,司农左右中部仓丞,廷尉律博士,公府舍人,诸州别署监,山阴狱丞, 为三品勋位。
其州二十三,并列其高下,选拟略视内职。郡守及丞,各为十班。县制七班。 用人各拟内职云。
又诏以将军之名,高卑舛杂,命更加厘定。于是有司奏置一百二十五号将军。 以镇、卫、骠骑、车骑,为二十四班。内外通用。四征、东南西北,止施外。四中, 军、卫、抚、护,止施内。为二十三班。八镇东南西北,止施在外。左右前后,止 施在内。为二十二班。八安东西南北,止施在外。左右前后,止施在内。为二十一 班。四平、东南西北。四翊,左右前后。为二十班。凡三十五号,为一品。是为重 号将军。忠武、军师,为十九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为十八班。代旧前后 左右四将军。镇兵、翊师、宣惠、宜毅,为十七班。代旧四中郎。十号为一品。智 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为十六班。代旧征虏。智武、仁武、勇武、信武、 严武,为十五班。代旧冠军。十号为一品,所谓五德将军者也。轻车、征远、镇朔、 武旅、贞毅,为十四班。代旧辅国。凡将军加大者,唯至贞毅而已。通进一阶。优 者方得比加位从公。凡督府,置长史司马谘议诸曹,有录事记室等十八曹。天监七 年,更置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各一人。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威耀, 为十三班。代旧宁朔。十号为一品。武威、武骑、武猛、武壮、飚武,为十二班。 电威、驰锐、追锋、羽骑、突骑,为十一班。十号为一品。折冲、冠武、和戎、安 垒、猛烈,为十班。扫狄、雄信、扫虏、武锐、摧锋,为九班。十号为一品。略远、 贞威、决胜、开远、光野,为八班。厉锋、轻锐、讨狄、荡虏、荡夷,为七班。十 号为一品。武毅、铁骑、楼船、宣猛、树功,为六班。克狄、平虏、讨夷、平狄、 威戎,为五班。十号为一品。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为四班 、佽飞、 安夷、克戎、绥狄、威虏,为三班。十号为一品。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 为二班。绥虏、荡寇、殄虏、横野、驰射,为一班。十号为一品。凡十品,二十四 班。亦以班多为贵。其制品十,取其盈数。班二十四,以法气序。制簿悉以大号居 后,以为选法自小迁大也。前史所记,以位得从公,故将军之名,次于台槐之下。 至是备其班品,叙于百司之外。其不登二品,应须军号者,有牙门、代旧建威。期 门,代旧建武。为八班。候骑、代旧振威。熊渠,代旧振武。为七班。中坚、代旧 奋威。典戎,代旧奋武。为六班。戈船、代旧扬威。绣衣,代旧扬武。为五班。执 讯、代旧广威。行阵,代旧广武。为四班。鹰扬为三班。陵江为二班。偏将军、裨 将军,为一班。凡十四号,别为八班,以象八风。所施甚轻。又有武安、镇远、雄 义,拟车骑。为二十四班。四抚东南西北,拟四征。为二十三班。四宁东南西北, 拟四镇。为二十二班。四威东南西北,拟四安。为二十一班。四绥东南西北,拟四 平。为二十班。凡十九号,为一品。安远、安边,拟忠武、军师。为十九班。辅义、 安沙、卫海、抚河,拟武臣等四号。为十八班。平远、抚朔、宁沙、航海、拟镇兵 等四号。为十七班。凡十号,为一品。翊海、朔野、拓远、威河、龙幕,拟智威等 五号。为十六班。威陇、安漠、绥边、宁寇、梯山,拟智武等五号。为十五班。凡 十号,为一品。宁境、绥河、明信、明义、威漠,拟轻车等五号。为十四班。安陇、 向义、宣节、振朔、候律,拟宁远等五号。为十三班。凡十号,为一品。平寇、定 远、陵海、宁陇、振漠,拟武威等五号。为十二班。驰义、横朔、明节、执信、怀 德,拟电威等五号。为十一班。凡十号,为一品。抚边、定陇、绥关、立信、奉义, 拟折冲等五号。为十班。绥陇、宁边、定朔、立节、怀威,拟扫狄等五号。为九班。 凡十号,为一品。怀关、静朔、扫寇、宁河、安朔,拟略远等五号。为八班。扬化、 超陇、执义、来化、度嶂,拟厉锋等五号。为七班。凡十号,为一品。平河、振陇、 雄边、横沙、宁关,拟武毅等五号。为六班。怀信、宣义、弘节、浮辽、凿空,拟 克狄等五号。为五班。凡十号,为一品。捍海、款塞、归义、陵河、明信,拟伏波 等五号。为四班。奉忠、守义、弘信、仰化、立义,拟亻次飞等五号。为三班。凡 十号,为一品。绥方、奉正、承化、浮海、度河,拟先锋等五号。为二班。怀义、 奉信、归诚、怀泽、伏义,拟绥虏等五号。为一班。凡十号,为一品。大凡一百九 号将军,亦为十品,二十四班。正施于外国。
及大通三年,有司奏曰:“天监七年,改定将军之名,有因有革。普通六年, 又置百号将军,更加刊正,杂号之中,微有移异。大通三年,奏移宁远班中明威将 军进轻车班中,以轻车班中征远度入宁远班中。又置安远将军代贞武,宣远代明烈。 其戎夷之号,亦加附拟,选序则依此承用。”遂以定制。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 班即阶也。同班以优劣为前后。有镇、卫、骠骑、车骑同班。四中、四征同班。八 镇同班。八安同班。四平、四翊同班。忠武、军师同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 冠军同班。镇兵、翊师、宣惠、宣毅四将军,东南西北四中郎将同班。智威、仁威、 勇威、信威、严威同班。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同班。谓为五德将军。轻 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同班。宁远、安远、征远、振远、宣远同班。威雄、 威猛、威烈、威振、威信、威胜、威略、威风、威力、威光同班。武猛、武略、武 胜、武力、武毅、武健、武烈、武威、武锐、武勇同班。猛毅、猛烈、猛威、猛锐、 猛震、猛进、猛智、猛武、猛胜、猛骏同班。壮武、壮勇、壮烈、壮猛、壮锐、壮 盛、壮毅、壮志、壮意、壮力同班。骁雄、骁桀、骁猛、骁烈、骁武、骁勇、骁锐、 骁名、骁胜、骁迅同班。雄猛、雄威、雄明、雄烈、雄信、雄武、雄勇、雄毅、雄 壮、雄健同班。忠勇、忠烈、忠猛、忠锐、忠壮、忠毅、忠捍、忠信、忠义、忠胜 同班。明智、明略、明远、明勇、明烈、明威、明胜、明进、明锐、明毅、同班。 光烈、光明、光英、光远、光胜、光锐、光命、光勇、光戎、光野同班。飙勇、飙 猛、飙烈、飙锐、飙奇、飙决、飙起、飙略、飙胜、飙出同班。龙骧、武视、云旗、 风烈、电威、雷音、驰锐、追锐、羽骑、突骑同班。折冲、冠武、和戎、安垒、超 猛、英果、扫虏、扫狄、武锐、摧锋同班。开远、略远、贞威、决胜、清野、坚锐、 轻锐、拔山、云勇、振旅同班。超武、铁骑、楼船、宣猛、树功、克狄、平虏、棱 威、昭威、威戎同班。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佽飞、勇骑、破敌、克敌、 威虏同班。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破阵、荡寇、殄虏、横野、驰射同班。 牙门、期门同班。候骑、熊渠同班。中坚、典戎同班。执讯、行阵同班。伏武、怀 奇同班。偏、裨将军同班。凡二百四十号,为四十四班。
又雍州置宁蛮校尉,广州置平越中郎将,北凉、南秦置西戎校尉,南秦、梁州 置平戎校尉,宁州置镇蛮校尉,西阳、南新蔡、晋熙、庐江等郡,置镇蛮护军,武 陵郡置安远护军,巴陵郡置度支校尉。皆立府,随府主号轻重而不为定。其将军施 于外国者,雄义、镇远、武安同班,拟镇、卫等三号。四抚同班,拟四征,四威同 班。拟四安。四绥同班,拟四平。安远、安边同班,拟忠武等号。抚河、卫海、安 沙、辅义同班,拟武臣等号。航海、宁沙、抚朔、平远同班,拟镇兵等号。龙幕、 威河、和戎、拓远、朔野、翊海同班,拟智威等号。梯山、宁寇、绥边、安漠、威 陇五号同班,拟智武等号。威漠、明义、昭信、绥河、宁境同班,拟轻车等号。候 律、振朔、宣节、向义、安陇同班,拟宁远等号。振漠、宁陇、陵海、安远、平寇 同班,拟威雄等号。怀德、执信、明节、横朔、驰义同班,拟武猛等号。安朔、宁 河、扫寇、静朔、怀关同班,拟骁雄等号。度嶂、奉化、康义、超陇、扬化同班, 拟猛烈等号。宁关、横沙、雄边、振陇、平河同班,拟忠勇等号。凿空、浮辽、弘 节、宣义、怀信同班,拟明智等号。明信、陵河、归义、款塞、捍海同班,拟光烈 等号。立义、仰化、弘信、守义、奉忠同班,拟飙勇等号。奉诚、立诚、建诚、显 诚、义诚同班,拟龙骧等号。尉辽、宁渤、绥岭、威塞、通侯同班,拟折冲等号。 扫荒、威荒、定荒、开荒、理荒同班,拟开远等号。奉节、扫节、建节、效节、伏 节同班,拟超武等号。渡河、陵海、承化、奉正、绥方同班,拟伏波等号。伏义、 怀泽、归诚、奉信、怀义同班,拟前锋等号。凡一百二十五将军,二十八班,并施 外国戎号,准于中夏焉。大同四年,魏彭城王尔硃仲远来降,以为定洛大将军,仍 使其北讨,故名云。
陈承梁,皆循其制官,而又置相国,位列丞相上。并丞相、太宰、太傅、太保、 大司马、大将军,并以为赠官。定令,尚书置五员,郎二十一员。其余并遵梁制, 为十八班,而官有清浊。自十二班以上并诏授,表启不称姓。从十一班至九班,礼 数复为一等。又流外有七班,此是寒微士人为之。从此班者,方得进登第一班。其 亲王起家则为侍中。若加将军,方得有佐史,无将军则无府,止有国官。皇太子冢 嫡者,起家封王,依诸王起家。余子并封公,起家中书郎。诸王子并诸侯世子,起 家给事。三公子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令仆子起家秘书郎。若员满,亦为板法曹,虽 高半阶,望终秘书郎下。次令仆子起家著作佐郎,亦为板行参军。此外有扬州主簿、 太学博士、王国侍郎、奉朝请、嗣王行参军,并起家官,未合发诏。诸王公参佐等 官,仍为清浊。或有选司补用,亦有府牒即授者,不拘年限,去留随意。在府之日, 唯宾游宴赏,时复修参,更无余事。若随府王在州,其僚佐等,或亦得预催督。若 其驱使,便有职务。其衣冠子弟,多自修立,非气类者,唯利是求,暴物乱政,皆 此之类。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书 吏不足,并取助书。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 尚书唯听受而已。被委此官,多擅威势。其庶姓为州,若无将军者,谓之单车。郡 县官之任代下,有迎新送故之法,饷馈皆百姓出,并以定令。其所制品秩,今列之 云。
相国,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开府 仪同三司,已上秩万石。巴陵王、汝阴王后,尚书令,已上秩中二千石。品并第一。
中书监,尚书左右仆射,特进,太子二傅,左右光禄大夫,已上中二千石。品 并第二。
中书令,侍中,散骑常侍,领、护军,中领、护军,吏部尚书,列曹尚书,金 紫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已上并中二千石。左右卫将军,御史中丞,已上二千石。 太后卫尉、太仆、少府三卿,太常、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廷尉、光禄、 大匠、太仆、鸿胪、太舟等卿,太子詹事,国子祭酒,已上中二千石。扬州刺史, 凡单车刺史,加督进一品,都督进二品。不论持节假节,扬州、徐州加督,进二品 右光禄已下。加都督,第一品尚书令下。南徐、东扬州刺史,皇弟皇子封国王世子, 品并第三。
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已上二千石。秘书监,中二千石。 左右骁骑、左右游击等将军,太子中庶子,已上二千石。太子左右卫率,二千石硃 衣直阁,云骑、游骑将军,中书侍郎,已上千石。尚书左右丞,尚书、吏部侍郎、 郎中,已上六百石。尚书郎中与吏部郎同列,今品同。太子三卿,太中、中散大夫, 司徒左右长史,已上千石。诸王师,依秩减之例。国子博士,千石。荆江南兗郢湘 雍等州刺史,六州加督,进在第三品东扬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二品右光禄下。嗣 王、蕃王、郡公、县公等世子,品并第四。
秘书丞,明堂、太庙、帝陵等令,已上六百石。散骑侍郎,前左右后军将军, 左右中郎将,已上千石。大长秋,二千石。太子中舍人、庶子,六百石。豫益广衡 等州,青州领冀州,北兗北徐等州,梁州领南秦州,司南梁交越桂霍宁等十五州, 加督,进在第四品雍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三品南徐州下。不言秩。丹阳尹,中二 千石。会稽太守,二千石。加督,进在第四品雍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三品南徐州下。 诸郡若督及都督,皆以此差次为例。吴郡、吴兴二太守,二千石。侯世子,不言秩。 皇弟皇子府谘议参军,八百石。皇弟皇子府板谘议参军,不言秩。皇弟皇子府长史, 千石。皇弟皇子府板长史,不言秩。皇弟皇子府司马,千石。皇弟皇子府板司马, 不言秩。皇弟皇子公府从事中郎,六百石。品并第五。
通直散骑侍郎,千石。著作郎,六百石。步兵、射声、长水、越骑、屯骑五校 尉,并千石。太子洗马,六百石。太子步兵、翊军、屯骑三校尉,并秩同台校。司 徒左西掾属,并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皇弟皇子友,依减秩例。皇弟皇子公府属, 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五经博士,六百石。子男世子,不言秩。万户以上郡太守、 内史、相,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谘议参军,六百石。板者不言秩。嗣王府、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长史、司马,并八百石。嗣王府官减正王府一阶。其板长史、司 马,并不言秩。庶姓公府谘议参军,六百石。与嗣王府同。其板者并不言秩。庶姓 公府长史、司马,并八百石。其板者并不言秩。嗣王庶姓公府从事中郎,六百石。 皇帝皇子府中录事参军、板府中录事参军,中记室参军、板中记室参军,中直兵参 军、板中直兵参军,扬州别驾中从事,皇弟皇子南徐荆江南兗郢湘雍州别驾中从事, 并不言秩,品并第六。
给事中,六百石,员外散骑侍郎,秘书著作佐郎,并四百石。依减秩例。奉车、 驸马都尉,武贲中郎将,羽林监,冗从仆射,已上并六百石。谒者仆射,千石。南 台治书侍御史,六百石。太子舍人,二百石。依减秩例。太子门大夫,六百石。太 子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并秩同台将。司徒主簿,依减秩例。司徒祭酒,不言秩。 领护军长史、司马,廷尉正、监、平,并六百石。皇弟皇子府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 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史、主簿,公府祭酒,并不言秩。皇弟皇子文学,依 减秩例。嗣王庶姓公府掾属,并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太子二傅丞,并六百石。 蕃王府谘议参军,四百石。蕃王府板谘议参军,不言秩。蕃王府长史、司马,六百 石。板者并不言秩。庶姓持节府谘议参军,四百石。庶姓非公不持节将军置长史, 六百石。庶姓持节府板谘议参军,不言秩。庶姓持节府长史、司马,并六百石。板 者皆不言秩。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及庶姓公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及 板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并不言秩。不满万户太守、内史、相,二千石。丹阳、 会稽、吴郡、吴兴及万户郡丞,并六百石。建康令,千石。建康正、监、平,秩同 廷尉。品并第七。
中书通事舍人,依减秩例。积射、强弩、武卫等将军,公车令,太子左右积弩 将军,并六百石。奉朝请武骑常侍,依减秩例。太后三卿、十二卿、大长秋等丞, 并六百石。左右卫司马,不言秩。太子詹事丞,胄子律博士,并六百石。皇弟皇子 府正参军、板正参军、行参军、板行参军,嗣王府、皇弟子皇子之庶子府录事记室 中兵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参军、功曹史、主簿,庶姓非公不持节诸将军置主簿, 庶姓公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参军、主簿,嗣王庶姓公府祭酒,蕃 王府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板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庶姓持节府中录事记室直兵 参军、及板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太子太傅、五官功曹史、主簿,少傅、五官功曹 史、主簿,已上并不言秩。太学博士,六百石。国子助教,司樽郎,安蛮戎越校尉 中郎将府等长史,六百石。蛮戎越等府佐无定品。自随主军号轻重。小府减大府一 阶。蛮戎越校尉中郎将等府板长史,不言秩。蛮戎越校尉中郎将等司马,六百石。 板者不言秩。庶姓南徐荆江南兗郢湘雍等州别驾中从事,不言秩。不满万户已下郡 丞,六百石。五千户已上县令、相,一千石。皇弟皇子国郎中令、大农、中尉,并 六百石。品并第八。
左右二卫殿中将军,不言秩。南台侍御史。依秩减例。东宫通事舍人,不言秩。 材官将军,六百石。太子左右二卫率、殿中将军及丞、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 正参军、板正参军、行参军、板行参军,庶姓公府正参军、板正参军、蕃王府录事 记室中兵等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史、主簿,正参军、板正参军、行 参军、板行参军,庶姓持节府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 史、主簿庶姓豫益广衡青冀北兗北徐梁秦司南徐等州别驾中从事史,扬州主簿、西 曹及祭酒、议曹二从事,南徐州主簿、西曹、祭酒议曹二从事,皇弟皇子诸州主簿、 西曹,已上并不言秩。不满五千户已下县令、相,六百石。皇弟皇子国常侍、侍郎, 不言秩。嗣王国郎中令、大农、中尉,并四百石。嗣王国常侍,不言秩。蕃王国郎 中令、大农、殿中,并二百石。品并第九。
又有戎号拟官,自一品至于九品,凡二百三十七。镇卫、骠骑、车骑等三号将 军,拟官品第一。比秩中二千石。四中、军、抚、卫、权。四征、东南西北。八镇 东南西北,左右前后。等十六号将军,拟官品第二。秩中二千石。八安、左前右后, 东南西北。四翊、左前右后。四平东南西北。等十六号将军,拟官品第三。秩中二 千石。忠武、军师、武臣、爪牙、龙骑、云麾、冠军、镇兵、翊师、宣惠、宣毅等 将军,四中郎将,智、仁、勇、信、严等五威、五武将军,合二十五号,拟官品第 四。秩中二千石。轻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等将军,将军加大者至此。凡加 大,通进一阶。宁、安、征、振、宣等五远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小府、蛮越校尉 中郎将,随府主军号轻重。若单作,则减刺史一阶。若有将军,减将军一阶。合十 八号,拟官品第五。威雄、猛、烈、震、信、略、胜、风、力、光等十威,武猛、 略、胜、力、毅、健、烈、威、锐、勇等十武,猛毅、烈、威、震、锐、进、智、 胜、骏等十猛,壮武、勇、烈、猛、锐、威、力、毅、志、意等十壮,骁雄、桀、 猛、烈、武、勇、锐、名、胜、迅等十骁,雄猛、威、明、烈、信、武、勇、毅、 壮、健等十雄,忠勇、烈、猛、锐、壮、毅、捍、信、义、胜等十忠,明智、略、 远、勇、烈、威、锐、毅、胜、进等十明,光烈、明、英、远、胜、锐、命、勇、 戎、野等十光,飙勇、烈、猛、锐、奇、决、起、胜、略、出等十飙将军,平越中 郎,广、梁、南秦、南梁、宁等州小府。西戎、平戎、镇蛮三校尉等,拟官一百四 号,品第六。并千石。龙骧、武视、云旗、风烈、电威、雷音、驰锐、追锐、羽骑、 突骑、折冲、冠武、和戎、安垒、超猛、英果、扫虏、扫狄、武锐、摧锋、开远、 略远、贞威、决胜、清野、坚锐、轻车、拔山、云勇、振旅等将军,拟官三十号, 品第七。并六百石。超武、铁骑、楼船、宣猛、树功、克狄、平虏、棱威、戎昭、 威戎、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佽飞、勇骑、破敌、克敌、威虏等将军, 镇蛮护军,西阳、南新蔡、晋熙、庐江郡小府、镇蛮安远护军、度支校尉,随府主 号轻重。若单作,则减太守内史相一阶。若有将军,减一阶。安远护军,度支校尉 巴陵郡丞等,拟官二十三号,品第八。并六百石。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 破阵、荡寇、殄虏、横野、驰射等将军,拟官十号,品第九。并四百石。诸将起自 第六品已下,板则无秩。其虽除不领兵,领兵不满百人,并除此官而为州郡县者, 皆依本条减秩石。二千石减为千石,千石降为六百石。自四百石降而无秩。其州郡 县,自各以本秩论。凡板将军,皆降除一品。诸依此减降品秩。其应假给章印,各 依旧差,不贬夺。
其封爵亦为九等之差。郡王第一品。秩万石。嗣王、蕃王、开国郡县公,第二 品。开国郡、县侯,第三品。开国县伯,第四品,并视中二千石。开国子,第五品。 开国男,第六品。并视二千石。汤沐食侯,第七品。乡、亭侯,第八品。并视千石。 关中、关外侯,第九品。视六百石。
陈依梁制,年未满三十者,不得入仕。唯经学生策试得第,诸州光迎主簿,西 曹左奏及经为挽郎得仕。其诸郡,唯正王任丹阳尹经迎得出身,庶姓尹则不得。必 有奇才异行殊勋,别降恩旨叙用者,不在常例。其相知表启通举者,每常有之,亦 无年常考校黜陟之法。既不为此式,所以勤惰无辨。凡选官无定期,随阙即补,多 更互迁官,未必即进班秩。其官唯论清浊,从浊官得微清,则胜于转。若有迁授, 或由别敕,但移转一人为官,则诸官多须改动。其用官式,吏部先为白牒,录数十 人名,吏部尚书与参掌人共署奏。敕或可或不可。其不用者,更铨量奏请。若敕可, 则付选,更色别,量贵贱,内外分之,随才补用。以黄纸录名,八座通署,奏可, 即出付典名。而典以名贴鹤头板,整威仪,送往得官之家。其有特发诏授官者,即 宣付诏诰局,作诏章草奏闻。敕可,黄纸写出门下。门下答诏,请付外施行。又画 可,付选司行召。得诏官者,不必皆须待召。但闻诏出,明日,即与其亲入谢后, 诣尚书,上省拜受。若拜王公则临轩。 展开全部内容
易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既陈,贵贱位矣。”是以圣人法乾坤 以作则,因卑高以垂教,设官分职,锡珪胙土。由近以制远,自中以统外。内则公 卿大夫士,外则公侯伯子男。咸所以协和万邦,平章百姓,允厘庶绩,式叙彝伦。 其由来尚矣。然古今异制,文质殊途。或以龙表官,或以云纪职。放勋即分命四子, 重华乃爰置九官,夏倍于虞,殷倍于夏,周监二代,沿革不同。其道既文,置官弥 广。逮于战国,戎马交驰,虽时有变革,然犹承周制。秦始皇废先王之典,焚百家 之言,创立朝仪,事不师古,始罢封侯之制,立郡县之官。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 揆,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自余众职,各有司存。汉高祖除暴宁乱,轻刑约法, 而职官之制,因于嬴氏,其间同异,抑亦可知。光武中兴,聿遵前绪,唯废丞相与 御史大夫,而以三司综理众务。洎于叔世,事归台阁,论道之官,备员而已。魏、 晋继及,大抵略同,爰及宋、齐,亦无改作。梁武受终,多循齐旧,然而定诸卿之 位,各配四时,置戎秩之官,百有余号。陈氏继梁,不失旧物。高齐创业,亦遵后 魏,台省位号,与江左稍殊,所有节文,备详于志。有周创据关右,日不暇给,洎 乎克清江、汉,爰议宪章。酌禜镐之遗文,置六官以综务,详其典制,有可称焉。 高祖践极,百度伊始,复废周官,还依汉、魏。唯以中书为内史,侍中为纳言,自 余庶僚,颇有损益。炀帝嗣位,意存稽古,建官分职,率由旧章。大业三年,始行 新令。于时三川定鼎,万国朝宗,衣冠文物,足为壮观。即而以人从欲,待下若仇, 号令日改,官名月易。寻而南征不复,朝廷播迁,图籍注记,多从散逸。今之存录 者,不能详备焉。
梁武受命之初,官班多同宋、齐之旧,有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将军、 大司马、太尉、司徒、司空、开府仪同三司等官。诸公及位从公开府者,置官属。 有长史、司马、谘议参军,掾属从事中郎、记室、主簿、列曹参军、行参军、舍人 等官。其司徒则有左、右二长史,又增置左西掾一人,自余僚佐,同于二府。有公 则置,无则省。而司徒无公,唯省舍人,余官常置。开府仪同三司,位次三公,诸 将军、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则加之,同三公,置官属。
特进,旧位从公。武帝以邓禹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是特引见之称,无官定 体。于是革之。
尚书省,置令,左、右仆射各一人。又置吏部、祠部、度支、左户、都官、五 兵等六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吏部、删定、三公、比部、祠部、仪曹、虞曹、主客、 度支、殿中、金部、仓部、左户、驾部、起部、屯田、都官、水部、库部、功论、 中兵、外兵、骑兵等郎二十三人。令史百二十人,书令史百三十人。
尚书掌出纳王命,敷奏万机。令总统之。仆射副令,又与尚书分领诸曹。令阙, 则左仆射为主。其祠部尚书多不置,以右仆射主之。若左、右仆射并阙,则置尚书 仆射以掌左事,置祠部尚书以掌右事。然则尚书仆射、祠部尚书不恆置矣。又有起 部尚书,营宗庙宫室则权置之。事毕则省,以其事分属都官、左户二尚书。左、右 丞各一人,佐令、仆射知省事。左掌台内分职仪、禁令、报人章,督录近道文书章 表奏事,纠诸不法。右掌台内藏及庐舍、凡诸器用之物,督录远道文书章表奏事。 凡诸尚书文书,诣中书省者,密事皆以挈囊盛之,封以左丞印。自晋以后,八座及 郎中多不奏事。天监元年诏曰:“自礼闱陵替,历兹永久,郎署备员,无取职事。 糠粃文案,贵尚虚闲,空有趋墀之名,了无握兰之实。曹郎可依昔奏事。”自是始 奏事矣。三年,置侍郎,视通直郎。其郎中在职勤能,满二岁者,转之。又有五都 令史,与左、右丞共知所司。旧用人常轻,九年诏曰:“尚书五都,职参政要,非 但总领众局,亦乃方轨二丞。顷虽求才,未臻妙简,可革用士流,每尽时彦,庶同 持领,秉此群目。”于是以都令史视奉朝请。其年,以太学博士刘纳兼殿中都,司 空法曹参军刘显兼吏部都,太学博士孔虔孙兼金部都,司空法曹参军萧轨兼左户都, 宣毅墨曹参军王颙兼中兵都。五人并以才地兼美,首膺兹选矣。驾部又别领车府署, 库部领南、北武库二署令丞。
门下省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掌侍从左右,摈相威仪,尽规献纳,纠 正违阙。监令尝御药,封玺书。侍中高功者,在职一年,诏加侍中祭酒,与侍郎高 功者一人,对掌禁令,公车、太官、太医等令,骅骝厩丞。
集书省置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各四人。员外散骑常侍无员。散骑侍郎、通 直郎各四人。又有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奉朝请、常侍侍郎,掌侍从左右,献纳 得失,省诸奏闻文书。意异者,随事为驳。集录比诏比玺,为诸优文策文,平处诸 文章诗颂。常侍高功者一人为祭酒,与侍郎高功者一人,对掌禁令,纠诸逋违。
驸马、奉车、车骑三都尉,并无员。驸马以加尚公主者,无班秩。
散骑常侍、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旧并为显职,与侍中通官。宋代以 来,或轻或杂,其官渐替。天监六年革选,诏曰:“在昔晋初,仰惟盛化,常侍、 侍中,并奏帷幄,员外常侍,特为清显。陆始名公之胤,位居纳言,曲蒙优礼,方 有斯授。可分门下二局,委散骑常侍尚书案奏,分曹入集书。通直常侍,本为显爵, 员外之选,宜参旧准人数,依正员格。”自是散骑视侍中,通直视中丞,员外视黄 门郎。
中书省置监、令各一人,掌出内帝命。侍郎四人,功高者一人,主省内事。又 有通事舍人、主事令史等员,及置令史,以承其事。通事舍人,旧入直閤内。梁用 人殊重,简以才能,不限资地,多以他官兼领。其后除通事,直曰中书舍人。
秘书省置监、丞各一人,郎四人,掌国之典籍图书。著作郎一人,佐郎八人, 掌国史,集注起居。著作郎谓之大著作,梁初周舍、裴子野,皆以他官领之。又有 撰史学士,亦知史书。佐郎为起家之选。
御史台,梁国初建,置大夫,天监元年,复曰中丞。置一人,掌督司百僚。皇 太子已下,其在宫门行马内违法者,皆纠弹之。虽在行马外,而监司不纠,亦得奏 之。专道而行,逢尚书丞郎,亦得停驻。其尚书令、仆、御史中丞,各给威仪十人。 其八人武冠绛韝,执青仪囊在前。囊题云“宜官吉”以受辞诉。一人缃衣,执鞭杖, 依列行,七人唱呼入殿,引喤至阶。一人执仪囊,不喤。属官治书侍御史二人,掌 举劾官品第六已下,分统侍御史。侍御史九人,居曹,掌知其事,纠察不法。殿中 御史四人,掌殿中禁卫内。又有符节令史员。
谒者台,仆射一人,掌朝觐宾飨之事。属官谒者十人,掌奉诏出使拜假,朝会 摈赞。高功者一人为假史,掌差次谒者。
诸卿,梁初犹依宋、齐,皆无卿名。天监七年,以太常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 以大司农为司农卿,三卿是为春卿。加置太府卿,以少府为少府卿,加置太仆卿, 三卿是为夏卿。以卫尉为卫尉卿,廷尉为廷尉卿,将作大匠为大匠卿。三卿是为秋 卿。以光禄勋为光禄卿,大鸿胪为鸿胪卿,都水使者为太舟卿,三卿是为冬卿。凡 十二卿,皆置丞及功曹、主簿。而太常视金紫光禄大夫,统明堂、二庙、太史、太 祝、廪牺、太乐、鼓吹、乘黄、北馆、典客馆等令丞,及陵监、国学等。又置协律 校尉、总章校尉监、掌故、乐正之属,以掌乐事。太乐又有清商署丞,太史别有灵 台丞。诏以为陵监之名,不出前诰,且宗庙宪章,既备典礼,园寝职司,理不容异, 诸正陵先立监者改为令。于是陵置令矣。
国学,有祭酒一人,博士二人,助教十人,太学博士八人。又有限外博士员。 天监四年,置五经博士各一人。旧国子学生,限以贵贱,帝欲招来后进,五馆生皆 引寒门俊才,不限人数。大同七年,国子祭酒到溉等,又表立正言博士一人,位视 国子博士。置助教二人。
宗正卿,位视列曹尚书,主皇室外戚之籍。以宗室为之。
司农卿,位视散骑常侍,主农功仓廪。统太仓、导官、籍田、上林令,又管乐 游、北苑丞,左右中部三仓丞,荚库、荻库、箬库丞,湖西诸屯主。天监九年,又 置劝农谒者,视殿中御史。
太府卿,位视宗正,掌金帛府帑。统左右藏令、上库丞,掌太仓、南北市令。 关津亦皆属焉。
少府卿,位视尚书左丞,置材官将军、左中右尚方、甄官、平水署、南塘邸税 库、东西冶、中黄、细作、炭库、纸官、柴署等令丞。
卫仆卿,位视黄门侍郎,统南马牧、左右牧、龙厩、内外厩丞。又有弘训太仆, 亦置属官。
卫尉卿,位视侍中,掌宫门屯兵。卿每月、丞每旬行宫徼,纠察不法。统武库 令、公车司马令。又有弘训卫尉,亦置属官。
廷尉卿,梁国初建,曰大理,天监元年,复改为廷尉。有正、监、平三人。元 会,廷尉三官与建康三官,皆法冠玄衣朝服,以监东、西、中华门。手执方木,长 三尺,方一寸,谓之执方。四年,置胄子律博士,位视员外郎。
大匠卿,位视太仆,掌土木之工。统左、右校诸署。
光禄卿,位视太子中庶子,掌宫殿门户。统守宫、黄门、华林园、暴室等令。 又有左右光禄、金紫光禄、太中、中散等大夫,并无员,以养老疾。
鸿胪卿,位视尚书左丞,掌导护赞拜。
太舟卿,梁初为都水台,使者一人,参军事二人,河堤谒者八人。七年,改焉。 位视中书郎,列卿之最末者也。主舟航堤渠。
大长秋,主诸宦者,以司宫闱之职。统黄门、中署、奚官、暴室、华林等署。
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游骑等六将军,是为六军,又有中领、中护, 资轻于领、护。又左右前后四将军,左右中郎将,屯骑、步骑、越骑、长水、射声 等五营校尉,武贲、冗从、羽林三将军,积射、强弩二军,殿中将军、武骑之职, 皆以分司丹禁,侍卫左右。天监六年,置左右骁骑、左右游击将军,位视二率。改 旧骁骑曰云骑,游击曰游骑,降左右骁、游一阶。又置硃衣直阁将军,以经为方牧 者为之。其以左右骁、游带领者,量给仪从。
太子太傅一人,位视尚书令。少傅一人,位视左仆射。天监初,又置东宫常侍, 皆散骑常侍为之。
詹事,位视中护军,任总宫朝。二傅及詹事,各置丞、功曹、主簿。五官、家 令、率更令仆各一人。家令,自宋、齐已来,清流者不为之。天监六年,帝以三卿 陵替,乃诏革选。家令视通直常侍,率更、仆视黄门三等,皆置丞。中大通三年, 以昭明太子妃居金华宫,又置金华家令。
左、右卫率各一人,位视御史中丞。各有丞。左率领果毅、统远、立忠、建宁、 陵锋、夷寇、祚德等七营,右率领崇荣、永吉、崇和、细射等四营。二率各置殿中 将军十人,员外将军十人,正员司马四人。又有员外司马督官。共屯骑、步兵、翊 军三校尉各一人,谓之三校。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各一人,谓之二将。左、右积 弩将军各一人。门大夫一人,视谒者仆射。
中庶子四人,功高者一人为祭酒。行则负玺,前后部护驾。
中舍人四人,功高者一人,与中庶子祭酒共掌其坊之禁令。又有通事守舍人、 典事守舍人、典法守舍人员。
庶子四人,掌侍从左右,献纳得失。高功者一人,与高功舍人共掌其坊之禁令。
舍人十六人,掌文记。通事舍人二人,视南台御史,多以余官兼职。典经局洗 马八人,位视通直郎。置典经守舍人、典事守舍人员。又有外监殿局,内监殿局, 导客局,斋内局,主玺、主衣、扶侍等局,门局,锡库局,内厩局,中药藏局,食 官局,外厩局,车厩局等,各置有司,以承其事。
皇弟、皇子府,置师,长史,司马,从事中郎,谘议参军,及掾属中录事、中 记室、中直兵等参军,功曹史,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文学,主簿,正参军、 行参军、长兼行参军等员。嗣王府则减皇弟皇子府师、友、文学、长兼行参军。蕃 王府则又减嗣王从事中郎,谘议参军,掾属录事、记室、中兵参军等员。自此以下, 则并不登二品。
王国置郎中令、将军、常侍官。又置典祠令、庙长、陵长、典医丞、典府丞、 典书令、学官令、食官长、中尉、侍郎、执事中尉、司马、谒者、典卫令、舍人、 中大夫、大农等官。嗣王国则唯置郎中令、中尉、常侍、大农等员。蕃王则无常侍。 自此以下,并不登二品。
诸王皆假金兽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诸公侯皆假铜兽符,竹 使符第一至第五。名山大泽不以封。盐铁金银铜锡,及竹园别都,宫室园圃,皆不 以属国。
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公侯封郡县者,言曰教,境内称之曰第下。自 称皆曰寡人。相以下,公文上事,皆诣典书。世子主国,其文书表疏,仪式如臣而 不称臣。文书下群官,皆言告。诸王公侯国官,皆称臣。上于天朝,皆称陪臣。有 所陈,皆曰上疏。其公文曰言事。五等诸公,位视三公,班次之。开皇诸侯,位视 孤卿、重号将军、光禄大夫,班次之。开国诸伯,位视九卿,班次之。开国诸子, 位视二千石,班次之。开国诸男,位视比二千石,班次之。公已下,各置相、典祠、 典书令、典卫长一人。而伯子典书谓之长,典卫谓之丞。男典祠谓之长,典书谓之 丞,无典卫。诸公已下,台为选置相,掌知百姓事。典祠已下,自选补上。诸列侯 食邑千户已上,置家丞、庶子员。不满千户,则但置庶子员。
州刺史二千石,受拜之明日,辞宫庙而行。州置别驾、治中从事各一人,主簿, 西曹、议曹从事,祭酒从事,部传从事,文学从事,各因其州之大小而置员。郡置 太守,置丞。国曰内史。郡丞,三万户以上,置佐一人。
县为国曰相,大县为令,小县为长,皆置丞、尉。郡县置吏,亦各准州法,以 大小而制员。郡县吏有书僮,有武吏,有医,有迎新、送故等员。亦各因其大小而 置焉。
建康旧置狱丞一人。天监元年,诏依廷尉之官,置正、平、监,革选士流,务 使任职。又令三官更直一日,分受罪系,事无小大,悉与令筹。若有大事,共详, 三人具辨。脱有同异,各立议以闻。尚书水部郎袁孝然、议曹郎孔休源并为之。位 视给事中。
天监初,武帝命尚书删定郎济阳蔡法度,定令为九品。秩定,帝于品下注一品 秩为万石,第二第三为中二千石,第四第五为二千石。至七年,革选,徐勉为吏部 尚书,定为十八班。以班多者为贵,同班者,则以居下者为劣。
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为十八班。
诸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左右光禄开府仪同三司,为十七班。
尚书令、太子太傅、左右光禄大夫,为十六班。
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傅,尚书仆射、右仆射,中书监,特进,领、护军将军, 为十五班。
中领、护军,吏部尚书,太子詹事,金紫光禄大夫,太常卿,为十四班。
中书令,列曹尚书,国子祭酒,宗正、太府卿,光禄大夫,为十三班。
侍中,散骑常侍,左、右卫将军,司徒左长史,卫尉卿,为十二班。
御史中丞,尚书吏部郎,秘书监,通直散骑常侍,太子左、右二卫率,左、右 骁骑,左、右游击,太中大夫,皇弟皇子师,司农,少府、廷尉卿,太子中庶子, 光禄卿,为十一班。
给事黄门侍郎,员外散骑常侍,皇弟皇子府长史,太仆、大匠卿,太子家令、 率更令、仆,扬州别驾,中散大夫,司徒右长史,云骑,游骑,皇弟皇子府司马, 硃衣直阁将军,为十班。
尚书左丞,鸿胪卿,中书侍郎,国子博士,太子庶子,扬州中从事,皇弟皇子 公府从事中郎,太舟卿,大长秋,皇弟皇子府谘议,嗣王府长史,前左右后四军、 嗣王府司马,庶姓公府长史,司马,为九班。
秘书丞,太子中舍人,司徒左西掾,司徒属,皇弟皇子友,散骑侍郎,尚书右 丞,南徐州别驾,皇弟皇子公府掾属,皇弟皇子单为二卫司马,嗣王庶姓公府从事 中郎,左、右中郎将,嗣王庶姓公府谘议,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长史、司马,蕃王府 长史、司马,庶姓持节府长史、司马,为八班。
五校,东宫三校,皇弟皇子之庶子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南徐州中 从事,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谘议,为七班。
太子洗马,通直散骑侍郎,司徒主簿,尚书侍郎,著作郎,皇弟皇子府功曹史, 五经博士,皇弟皇子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兗五州别驾, 领、护军长史、司马,嗣王庶姓公府掾属,南台治书侍御史,廷尉三官,谒者仆射, 太子门大夫,嗣王庶姓公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庶姓府谘议,为六班。
尚书郎中,皇弟皇子文学及府主簿,太子太傅、少傅丞,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 青衡七州别驾,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兗五州中从事,嗣王庶姓荆江雍郢南兗五州别 驾,太常丞,皇弟皇子国郎中令、三将,东宫二将,嗣王府功曹史,庶姓公府录事、 记室、中兵参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为五 班。
给事中,皇弟皇子府正参军,中书舍人,建康三官,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 梁五州别驾,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别驾、中从事,嗣王庶姓湘豫司益广青 衡七州别驾,嗣王庶姓荆江雍郢南兗五州中从事,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 廷尉、太子詹事等丞,积射、强弩将军,太子左右积弩将军,皇弟皇子国大农,嗣 王国郎中令,嗣王庶姓公府主簿,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功曹史,皇弟皇子之庶 子府蕃王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为四班。
太子舍人,司徒祭酒,皇弟皇子公府祭酒,员外散骑侍郎,皇弟皇子府行参军, 太子太傅少傅五官功曹主簿,二卫司马,公车令,胄子律博士,皇弟皇子越桂宁霍 四州别驾,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中从事,嗣王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 州别驾,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中从事,嗣王庶姓公府正参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 王府曹主簿,武卫将军,光禄丞,皇弟皇子国中尉,太仆大匠丞,嗣王国大农,蕃 王国郎中令,庶姓持节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北馆令,为三班。
秘书郎,著作佐郎,扬、南徐州主簿,嗣王庶姓公府祭酒,皇弟皇子单为领护 詹事二卫等五官、功曹、主簿,太学博士,皇弟皇子国常侍,奉朝请,国子助教, 皇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中从事,皇弟皇子荆江雍郢南兗五州主簿,嗣王庶姓越桂宁 霍四州别驾,嗣王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中从事,鸿胪丞,尚书五都令史,武 骑常侍,材官将军,明堂二庙帝陵令,嗣王府庶姓公府行参军,皇弟皇子之庶子府 正参军,蕃王国大农,庶姓持节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庶姓持节府功曹史,为 二班。
扬南徐州西曹祭酒从事,皇弟皇子国侍郎,嗣王国常侍,扬南徐州议曹从事, 东宫通事舍人,南台侍御史,太舟丞,二卫殿中将军,太子二率殿中将军,皇弟皇 子之庶子府蕃王府行参军,蕃王国中尉,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主簿,皇弟 皇子荆雍郢南兗四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皇弟皇子江州西曹从事、祭酒议曹祭酒部 传从事,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中从事,嗣王庶姓荆江雍郢南兗五州主簿,庶姓持 节府主簿,汝阴巴陵二国郎中令,太官、太乐、太市、太史、太医、太祝、东西冶、 左右尚方、南北武库、车府等令,为一班。
位不登二品者,又为七班。皇弟皇子府长兼参军,皇弟皇子国三军、嗣王国侍 郎、蕃王国常侍、扬南徐州文学从事,殿中御史、庶姓持节府除正参军、太子家令 丞、二卫殿中员外将军、太子二率殿中员外将军、镇蛮安远护军度支校尉等司马, 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主簿、皇弟皇子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西曹祭酒议曹 从事,皇弟皇子荆雍郢三州从事史,江州议曹从事,南兗州文学从事,嗣王庶姓湘 豫司益广青衡七州主簿、嗣王庶姓荆雍郢南兗四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庶姓江 州西曹从事、祭酒部传从事、劝农谒者,汝阴巴陵二王国大农,郡公国郎中令,为 七班。
皇弟皇子国典书令,嗣王国三军,蕃王国侍郎,领护詹事五官功曹,皇弟皇子 府参军督护,嗣王府长兼参军,庶姓公府长兼参军,庶姓持节府板正参军,皇弟皇 子越桂宁霍四州主簿,皇弟皇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庶 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主簿,嗣王庶姓湘豫司益广青衡七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 皇弟皇子豫司益广青五州文学从事,湘衡二州从事,嗣王庶姓荆霍郢三州从事史, 江州议曹从事,南兗州文学从事,汝阴巴陵二王国中尉,皇弟皇子之庶子县侯国郎 中令,郡公国大农,县公国郎中令,为六班。
皇弟皇子国三令,嗣王国典书令,蕃王国三军,皇弟皇子公府东曹督护,嗣王 府庶姓公府参军督护,皇弟皇子之庶子长兼参军,蕃王府长兼参军,二卫正员司马 督,太子二率正员司马督,领护主簿,詹事主簿,二卫功曹,太常五官功曹,石头 戍军功曹,庶姓持节府行参军,皇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皇弟皇 子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文学从事,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主簿,嗣王庶姓北徐北 兗梁交南梁五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庶姓豫司益广青五州文学从事,湘衡二州 从事,汝阴巴陵二王国常侍,郡公国中尉,县侯国郎中令,皇弟皇子府功曹督护, 为五班。
嗣王国三令,蕃王国典书令,嗣王府功曹督护,庶姓公府东东曹督护,皇弟皇子 之庶子府参军督护,蕃王府参军督护,二卫员外司马督,太子二率员外司马督,二 卫主簿,太常主簿,宗正等十一卿五官功曹,石头戍军主簿,庶姓持节府板行参军, 皇弟皇子越桂宁霍四州文学从事,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西曹祭酒议曹从事,嗣王 庶姓北徐北兗梁交南梁五州文学从事,汝阴巴陵二王国侍郎,县公国中尉,为四班。
蕃王国三令,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蕃王府功曹督护,宗正等十一卿主簿,庶姓持 节府长兼参军,嗣王庶姓越桂宁霍四州文学从事,郡公国侍郎,为三班。
庶姓持节府参军督护,汝阴巴陵二王国典书令,县公国侍郎,为二班。
庶姓持节府功曹督护,汝阴巴陵二王国三令,郡公国典书令,为一班。
又著作正令史,集书正令史,尚书度支三公正令史,函典书、殿中外监、斋监、 东堂监、尚书都官左降正令史,诸州镇监、石头城监、琅邪城监、东宫外监、殿中 守舍人,斋临、东宫典经守舍人,上库令,太社令,细作令,导官令,平水令,太 官市署丞,正厨丞,酒库丞,柴署丞,太乐库丞,别局校丞,清商丞,太史丞,太 医二丞,中药藏丞,东冶小库等三丞,作堂金银局丞,木局丞,北武库二丞,南武 库二丞,东宫食官丞,上林丞,湖西砖屯丞,祇箬库丞,纹绢簟席丞,国子典学, 材官司马,宣阳等诸门候,东宫导客守舍人,运署谒者,都水左右二装五城谒者, 石城宣城阳新屯谒者,南康建安晋安伐船谒者,晋安练葛屯主,为三品蕴位。
又门下集书主事通正令史,中书正令史,尚书正令史,尚书监籍正令史,都正 令史,殿中内监,题閤监,婚局监,东宫门下通事守舍人,东宫典书守舍人,东宫 内监,殿中守舍人,题閤监,乘黄令,右藏令,籍田令,廪牺令,梅根诸冶令,典 客馆令,太官四丞,库存丞,太乐丞,东冶太库丞,左尚方五丞,右尚方四丞,东 宫卫库丞,司农左右中部仓丞,廷尉律博士,公府舍人,诸州别署监,山阴狱丞, 为三品勋位。
其州二十三,并列其高下,选拟略视内职。郡守及丞,各为十班。县制七班。 用人各拟内职云。
又诏以将军之名,高卑舛杂,命更加厘定。于是有司奏置一百二十五号将军。 以镇、卫、骠骑、车骑,为二十四班。内外通用。四征、东南西北,止施外。四中, 军、卫、抚、护,止施内。为二十三班。八镇东南西北,止施在外。左右前后,止 施在内。为二十二班。八安东西南北,止施在外。左右前后,止施在内。为二十一 班。四平、东南西北。四翊,左右前后。为二十班。凡三十五号,为一品。是为重 号将军。忠武、军师,为十九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为十八班。代旧前后 左右四将军。镇兵、翊师、宣惠、宜毅,为十七班。代旧四中郎。十号为一品。智 威、仁威、勇威、信威、严威,为十六班。代旧征虏。智武、仁武、勇武、信武、 严武,为十五班。代旧冠军。十号为一品,所谓五德将军者也。轻车、征远、镇朔、 武旅、贞毅,为十四班。代旧辅国。凡将军加大者,唯至贞毅而已。通进一阶。优 者方得比加位从公。凡督府,置长史司马谘议诸曹,有录事记室等十八曹。天监七 年,更置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各一人。宁远、明威、振远、电耀、威耀, 为十三班。代旧宁朔。十号为一品。武威、武骑、武猛、武壮、飚武,为十二班。 电威、驰锐、追锋、羽骑、突骑,为十一班。十号为一品。折冲、冠武、和戎、安 垒、猛烈,为十班。扫狄、雄信、扫虏、武锐、摧锋,为九班。十号为一品。略远、 贞威、决胜、开远、光野,为八班。厉锋、轻锐、讨狄、荡虏、荡夷,为七班。十 号为一品。武毅、铁骑、楼船、宣猛、树功,为六班。克狄、平虏、讨夷、平狄、 威戎,为五班。十号为一品。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为四班 、佽飞、 安夷、克戎、绥狄、威虏,为三班。十号为一品。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 为二班。绥虏、荡寇、殄虏、横野、驰射,为一班。十号为一品。凡十品,二十四 班。亦以班多为贵。其制品十,取其盈数。班二十四,以法气序。制簿悉以大号居 后,以为选法自小迁大也。前史所记,以位得从公,故将军之名,次于台槐之下。 至是备其班品,叙于百司之外。其不登二品,应须军号者,有牙门、代旧建威。期 门,代旧建武。为八班。候骑、代旧振威。熊渠,代旧振武。为七班。中坚、代旧 奋威。典戎,代旧奋武。为六班。戈船、代旧扬威。绣衣,代旧扬武。为五班。执 讯、代旧广威。行阵,代旧广武。为四班。鹰扬为三班。陵江为二班。偏将军、裨 将军,为一班。凡十四号,别为八班,以象八风。所施甚轻。又有武安、镇远、雄 义,拟车骑。为二十四班。四抚东南西北,拟四征。为二十三班。四宁东南西北, 拟四镇。为二十二班。四威东南西北,拟四安。为二十一班。四绥东南西北,拟四 平。为二十班。凡十九号,为一品。安远、安边,拟忠武、军师。为十九班。辅义、 安沙、卫海、抚河,拟武臣等四号。为十八班。平远、抚朔、宁沙、航海、拟镇兵 等四号。为十七班。凡十号,为一品。翊海、朔野、拓远、威河、龙幕,拟智威等 五号。为十六班。威陇、安漠、绥边、宁寇、梯山,拟智武等五号。为十五班。凡 十号,为一品。宁境、绥河、明信、明义、威漠,拟轻车等五号。为十四班。安陇、 向义、宣节、振朔、候律,拟宁远等五号。为十三班。凡十号,为一品。平寇、定 远、陵海、宁陇、振漠,拟武威等五号。为十二班。驰义、横朔、明节、执信、怀 德,拟电威等五号。为十一班。凡十号,为一品。抚边、定陇、绥关、立信、奉义, 拟折冲等五号。为十班。绥陇、宁边、定朔、立节、怀威,拟扫狄等五号。为九班。 凡十号,为一品。怀关、静朔、扫寇、宁河、安朔,拟略远等五号。为八班。扬化、 超陇、执义、来化、度嶂,拟厉锋等五号。为七班。凡十号,为一品。平河、振陇、 雄边、横沙、宁关,拟武毅等五号。为六班。怀信、宣义、弘节、浮辽、凿空,拟 克狄等五号。为五班。凡十号,为一品。捍海、款塞、归义、陵河、明信,拟伏波 等五号。为四班。奉忠、守义、弘信、仰化、立义,拟亻次飞等五号。为三班。凡 十号,为一品。绥方、奉正、承化、浮海、度河,拟先锋等五号。为二班。怀义、 奉信、归诚、怀泽、伏义,拟绥虏等五号。为一班。凡十号,为一品。大凡一百九 号将军,亦为十品,二十四班。正施于外国。
及大通三年,有司奏曰:“天监七年,改定将军之名,有因有革。普通六年, 又置百号将军,更加刊正,杂号之中,微有移异。大通三年,奏移宁远班中明威将 军进轻车班中,以轻车班中征远度入宁远班中。又置安远将军代贞武,宣远代明烈。 其戎夷之号,亦加附拟,选序则依此承用。”遂以定制。转则进一班。黜则退一班。 班即阶也。同班以优劣为前后。有镇、卫、骠骑、车骑同班。四中、四征同班。八 镇同班。八安同班。四平、四翊同班。忠武、军师同班。武臣、爪牙、龙骑、云麾、 冠军同班。镇兵、翊师、宣惠、宣毅四将军,东南西北四中郎将同班。智威、仁威、 勇威、信威、严威同班。智武、仁武、勇武、信武、严武同班。谓为五德将军。轻 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同班。宁远、安远、征远、振远、宣远同班。威雄、 威猛、威烈、威振、威信、威胜、威略、威风、威力、威光同班。武猛、武略、武 胜、武力、武毅、武健、武烈、武威、武锐、武勇同班。猛毅、猛烈、猛威、猛锐、 猛震、猛进、猛智、猛武、猛胜、猛骏同班。壮武、壮勇、壮烈、壮猛、壮锐、壮 盛、壮毅、壮志、壮意、壮力同班。骁雄、骁桀、骁猛、骁烈、骁武、骁勇、骁锐、 骁名、骁胜、骁迅同班。雄猛、雄威、雄明、雄烈、雄信、雄武、雄勇、雄毅、雄 壮、雄健同班。忠勇、忠烈、忠猛、忠锐、忠壮、忠毅、忠捍、忠信、忠义、忠胜 同班。明智、明略、明远、明勇、明烈、明威、明胜、明进、明锐、明毅、同班。 光烈、光明、光英、光远、光胜、光锐、光命、光勇、光戎、光野同班。飙勇、飙 猛、飙烈、飙锐、飙奇、飙决、飙起、飙略、飙胜、飙出同班。龙骧、武视、云旗、 风烈、电威、雷音、驰锐、追锐、羽骑、突骑同班。折冲、冠武、和戎、安垒、超 猛、英果、扫虏、扫狄、武锐、摧锋同班。开远、略远、贞威、决胜、清野、坚锐、 轻锐、拔山、云勇、振旅同班。超武、铁骑、楼船、宣猛、树功、克狄、平虏、棱 威、昭威、威戎同班。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佽飞、勇骑、破敌、克敌、 威虏同班。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破阵、荡寇、殄虏、横野、驰射同班。 牙门、期门同班。候骑、熊渠同班。中坚、典戎同班。执讯、行阵同班。伏武、怀 奇同班。偏、裨将军同班。凡二百四十号,为四十四班。
又雍州置宁蛮校尉,广州置平越中郎将,北凉、南秦置西戎校尉,南秦、梁州 置平戎校尉,宁州置镇蛮校尉,西阳、南新蔡、晋熙、庐江等郡,置镇蛮护军,武 陵郡置安远护军,巴陵郡置度支校尉。皆立府,随府主号轻重而不为定。其将军施 于外国者,雄义、镇远、武安同班,拟镇、卫等三号。四抚同班,拟四征,四威同 班。拟四安。四绥同班,拟四平。安远、安边同班,拟忠武等号。抚河、卫海、安 沙、辅义同班,拟武臣等号。航海、宁沙、抚朔、平远同班,拟镇兵等号。龙幕、 威河、和戎、拓远、朔野、翊海同班,拟智威等号。梯山、宁寇、绥边、安漠、威 陇五号同班,拟智武等号。威漠、明义、昭信、绥河、宁境同班,拟轻车等号。候 律、振朔、宣节、向义、安陇同班,拟宁远等号。振漠、宁陇、陵海、安远、平寇 同班,拟威雄等号。怀德、执信、明节、横朔、驰义同班,拟武猛等号。安朔、宁 河、扫寇、静朔、怀关同班,拟骁雄等号。度嶂、奉化、康义、超陇、扬化同班, 拟猛烈等号。宁关、横沙、雄边、振陇、平河同班,拟忠勇等号。凿空、浮辽、弘 节、宣义、怀信同班,拟明智等号。明信、陵河、归义、款塞、捍海同班,拟光烈 等号。立义、仰化、弘信、守义、奉忠同班,拟飙勇等号。奉诚、立诚、建诚、显 诚、义诚同班,拟龙骧等号。尉辽、宁渤、绥岭、威塞、通侯同班,拟折冲等号。 扫荒、威荒、定荒、开荒、理荒同班,拟开远等号。奉节、扫节、建节、效节、伏 节同班,拟超武等号。渡河、陵海、承化、奉正、绥方同班,拟伏波等号。伏义、 怀泽、归诚、奉信、怀义同班,拟前锋等号。凡一百二十五将军,二十八班,并施 外国戎号,准于中夏焉。大同四年,魏彭城王尔硃仲远来降,以为定洛大将军,仍 使其北讨,故名云。
陈承梁,皆循其制官,而又置相国,位列丞相上。并丞相、太宰、太傅、太保、 大司马、大将军,并以为赠官。定令,尚书置五员,郎二十一员。其余并遵梁制, 为十八班,而官有清浊。自十二班以上并诏授,表启不称姓。从十一班至九班,礼 数复为一等。又流外有七班,此是寒微士人为之。从此班者,方得进登第一班。其 亲王起家则为侍中。若加将军,方得有佐史,无将军则无府,止有国官。皇太子冢 嫡者,起家封王,依诸王起家。余子并封公,起家中书郎。诸王子并诸侯世子,起 家给事。三公子起家员外散骑侍郎,令仆子起家秘书郎。若员满,亦为板法曹,虽 高半阶,望终秘书郎下。次令仆子起家著作佐郎,亦为板行参军。此外有扬州主簿、 太学博士、王国侍郎、奉朝请、嗣王行参军,并起家官,未合发诏。诸王公参佐等 官,仍为清浊。或有选司补用,亦有府牒即授者,不拘年限,去留随意。在府之日, 唯宾游宴赏,时复修参,更无余事。若随府王在州,其僚佐等,或亦得预催督。若 其驱使,便有职务。其衣冠子弟,多自修立,非气类者,唯利是求,暴物乱政,皆 此之类。国之政事,并由中书省。有中书舍人五人,领主事十人,书吏二百人。书 吏不足,并取助书。分掌二十一局事,各当尚书诸曹,并为上司,总国内机要,而 尚书唯听受而已。被委此官,多擅威势。其庶姓为州,若无将军者,谓之单车。郡 县官之任代下,有迎新送故之法,饷馈皆百姓出,并以定令。其所制品秩,今列之 云。
相国,丞相,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开府 仪同三司,已上秩万石。巴陵王、汝阴王后,尚书令,已上秩中二千石。品并第一。
中书监,尚书左右仆射,特进,太子二傅,左右光禄大夫,已上中二千石。品 并第二。
中书令,侍中,散骑常侍,领、护军,中领、护军,吏部尚书,列曹尚书,金 紫光禄大夫,光禄大夫,已上并中二千石。左右卫将军,御史中丞,已上二千石。 太后卫尉、太仆、少府三卿,太常、宗正、太府、卫尉、司农、少府、廷尉、光禄、 大匠、太仆、鸿胪、太舟等卿,太子詹事,国子祭酒,已上中二千石。扬州刺史, 凡单车刺史,加督进一品,都督进二品。不论持节假节,扬州、徐州加督,进二品 右光禄已下。加都督,第一品尚书令下。南徐、东扬州刺史,皇弟皇子封国王世子, 品并第三。
通直散骑常侍,员外散骑常侍,黄门侍郎,已上二千石。秘书监,中二千石。 左右骁骑、左右游击等将军,太子中庶子,已上二千石。太子左右卫率,二千石硃 衣直阁,云骑、游骑将军,中书侍郎,已上千石。尚书左右丞,尚书、吏部侍郎、 郎中,已上六百石。尚书郎中与吏部郎同列,今品同。太子三卿,太中、中散大夫, 司徒左右长史,已上千石。诸王师,依秩减之例。国子博士,千石。荆江南兗郢湘 雍等州刺史,六州加督,进在第三品东扬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二品右光禄下。嗣 王、蕃王、郡公、县公等世子,品并第四。
秘书丞,明堂、太庙、帝陵等令,已上六百石。散骑侍郎,前左右后军将军, 左右中郎将,已上千石。大长秋,二千石。太子中舍人、庶子,六百石。豫益广衡 等州,青州领冀州,北兗北徐等州,梁州领南秦州,司南梁交越桂霍宁等十五州, 加督,进在第四品雍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三品南徐州下。不言秩。丹阳尹,中二 千石。会稽太守,二千石。加督,进在第四品雍州下。加都督进在第三品南徐州下。 诸郡若督及都督,皆以此差次为例。吴郡、吴兴二太守,二千石。侯世子,不言秩。 皇弟皇子府谘议参军,八百石。皇弟皇子府板谘议参军,不言秩。皇弟皇子府长史, 千石。皇弟皇子府板长史,不言秩。皇弟皇子府司马,千石。皇弟皇子府板司马, 不言秩。皇弟皇子公府从事中郎,六百石。品并第五。
通直散骑侍郎,千石。著作郎,六百石。步兵、射声、长水、越骑、屯骑五校 尉,并千石。太子洗马,六百石。太子步兵、翊军、屯骑三校尉,并秩同台校。司 徒左西掾属,并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皇弟皇子友,依减秩例。皇弟皇子公府属, 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五经博士,六百石。子男世子,不言秩。万户以上郡太守、 内史、相,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谘议参军,六百石。板者不言秩。嗣王府、 皇弟皇子之庶子府长史、司马,并八百石。嗣王府官减正王府一阶。其板长史、司 马,并不言秩。庶姓公府谘议参军,六百石。与嗣王府同。其板者并不言秩。庶姓 公府长史、司马,并八百石。其板者并不言秩。嗣王庶姓公府从事中郎,六百石。 皇帝皇子府中录事参军、板府中录事参军,中记室参军、板中记室参军,中直兵参 军、板中直兵参军,扬州别驾中从事,皇弟皇子南徐荆江南兗郢湘雍州别驾中从事, 并不言秩,品并第六。
给事中,六百石,员外散骑侍郎,秘书著作佐郎,并四百石。依减秩例。奉车、 驸马都尉,武贲中郎将,羽林监,冗从仆射,已上并六百石。谒者仆射,千石。南 台治书侍御史,六百石。太子舍人,二百石。依减秩例。太子门大夫,六百石。太 子旅贲中郎将、冗从仆射,并秩同台将。司徒主簿,依减秩例。司徒祭酒,不言秩。 领护军长史、司马,廷尉正、监、平,并六百石。皇弟皇子府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 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史、主簿,公府祭酒,并不言秩。皇弟皇子文学,依 减秩例。嗣王庶姓公府掾属,并本秩四百石。依减秩例。太子二傅丞,并六百石。 蕃王府谘议参军,四百石。蕃王府板谘议参军,不言秩。蕃王府长史、司马,六百 石。板者并不言秩。庶姓持节府谘议参军,四百石。庶姓非公不持节将军置长史, 六百石。庶姓持节府板谘议参军,不言秩。庶姓持节府长史、司马,并六百石。板 者皆不言秩。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及庶姓公府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及 板中录事中记室中直兵参军,并不言秩。不满万户太守、内史、相,二千石。丹阳、 会稽、吴郡、吴兴及万户郡丞,并六百石。建康令,千石。建康正、监、平,秩同 廷尉。品并第七。
中书通事舍人,依减秩例。积射、强弩、武卫等将军,公车令,太子左右积弩 将军,并六百石。奉朝请武骑常侍,依减秩例。太后三卿、十二卿、大长秋等丞, 并六百石。左右卫司马,不言秩。太子詹事丞,胄子律博士,并六百石。皇弟皇子 府正参军、板正参军、行参军、板行参军,嗣王府、皇弟子皇子之庶子府录事记室 中兵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参军、功曹史、主簿,庶姓非公不持节诸将军置主簿, 庶姓公府录事记室中兵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参军、主簿,嗣王庶姓公府祭酒,蕃 王府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板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庶姓持节府中录事记室直兵 参军、及板中录事记室直兵参军,太子太傅、五官功曹史、主簿,少傅、五官功曹 史、主簿,已上并不言秩。太学博士,六百石。国子助教,司樽郎,安蛮戎越校尉 中郎将府等长史,六百石。蛮戎越等府佐无定品。自随主军号轻重。小府减大府一 阶。蛮戎越校尉中郎将等府板长史,不言秩。蛮戎越校尉中郎将等司马,六百石。 板者不言秩。庶姓南徐荆江南兗郢湘雍等州别驾中从事,不言秩。不满万户已下郡 丞,六百石。五千户已上县令、相,一千石。皇弟皇子国郎中令、大农、中尉,并 六百石。品并第八。
左右二卫殿中将军,不言秩。南台侍御史。依秩减例。东宫通事舍人,不言秩。 材官将军,六百石。太子左右二卫率、殿中将军及丞、嗣王府、皇弟皇子之庶子府 正参军、板正参军、行参军、板行参军,庶姓公府正参军、板正参军、蕃王府录事 记室中兵等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史、主簿,正参军、板正参军、行 参军、板行参军,庶姓持节府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板录事记室中兵等参军、功曹 史、主簿庶姓豫益广衡青冀北兗北徐梁秦司南徐等州别驾中从事史,扬州主簿、西 曹及祭酒、议曹二从事,南徐州主簿、西曹、祭酒议曹二从事,皇弟皇子诸州主簿、 西曹,已上并不言秩。不满五千户已下县令、相,六百石。皇弟皇子国常侍、侍郎, 不言秩。嗣王国郎中令、大农、中尉,并四百石。嗣王国常侍,不言秩。蕃王国郎 中令、大农、殿中,并二百石。品并第九。
又有戎号拟官,自一品至于九品,凡二百三十七。镇卫、骠骑、车骑等三号将 军,拟官品第一。比秩中二千石。四中、军、抚、卫、权。四征、东南西北。八镇 东南西北,左右前后。等十六号将军,拟官品第二。秩中二千石。八安、左前右后, 东南西北。四翊、左前右后。四平东南西北。等十六号将军,拟官品第三。秩中二 千石。忠武、军师、武臣、爪牙、龙骑、云麾、冠军、镇兵、翊师、宣惠、宣毅等 将军,四中郎将,智、仁、勇、信、严等五威、五武将军,合二十五号,拟官品第 四。秩中二千石。轻车、镇朔、武旅、贞毅、明威等将军,将军加大者至此。凡加 大,通进一阶。宁、安、征、振、宣等五远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小府、蛮越校尉 中郎将,随府主军号轻重。若单作,则减刺史一阶。若有将军,减将军一阶。合十 八号,拟官品第五。威雄、猛、烈、震、信、略、胜、风、力、光等十威,武猛、 略、胜、力、毅、健、烈、威、锐、勇等十武,猛毅、烈、威、震、锐、进、智、 胜、骏等十猛,壮武、勇、烈、猛、锐、威、力、毅、志、意等十壮,骁雄、桀、 猛、烈、武、勇、锐、名、胜、迅等十骁,雄猛、威、明、烈、信、武、勇、毅、 壮、健等十雄,忠勇、烈、猛、锐、壮、毅、捍、信、义、胜等十忠,明智、略、 远、勇、烈、威、锐、毅、胜、进等十明,光烈、明、英、远、胜、锐、命、勇、 戎、野等十光,飙勇、烈、猛、锐、奇、决、起、胜、略、出等十飙将军,平越中 郎,广、梁、南秦、南梁、宁等州小府。西戎、平戎、镇蛮三校尉等,拟官一百四 号,品第六。并千石。龙骧、武视、云旗、风烈、电威、雷音、驰锐、追锐、羽骑、 突骑、折冲、冠武、和戎、安垒、超猛、英果、扫虏、扫狄、武锐、摧锋、开远、 略远、贞威、决胜、清野、坚锐、轻车、拔山、云勇、振旅等将军,拟官三十号, 品第七。并六百石。超武、铁骑、楼船、宣猛、树功、克狄、平虏、棱威、戎昭、 威戎、伏波、雄戟、长剑、冲冠、雕骑、佽飞、勇骑、破敌、克敌、威虏等将军, 镇蛮护军,西阳、南新蔡、晋熙、庐江郡小府、镇蛮安远护军、度支校尉,随府主 号轻重。若单作,则减太守内史相一阶。若有将军,减一阶。安远护军,度支校尉 巴陵郡丞等,拟官二十三号,品第八。并六百石。前锋、武毅、开边、招远、金威、 破阵、荡寇、殄虏、横野、驰射等将军,拟官十号,品第九。并四百石。诸将起自 第六品已下,板则无秩。其虽除不领兵,领兵不满百人,并除此官而为州郡县者, 皆依本条减秩石。二千石减为千石,千石降为六百石。自四百石降而无秩。其州郡 县,自各以本秩论。凡板将军,皆降除一品。诸依此减降品秩。其应假给章印,各 依旧差,不贬夺。
其封爵亦为九等之差。郡王第一品。秩万石。嗣王、蕃王、开国郡县公,第二 品。开国郡、县侯,第三品。开国县伯,第四品,并视中二千石。开国子,第五品。 开国男,第六品。并视二千石。汤沐食侯,第七品。乡、亭侯,第八品。并视千石。 关中、关外侯,第九品。视六百石。
陈依梁制,年未满三十者,不得入仕。唯经学生策试得第,诸州光迎主簿,西 曹左奏及经为挽郎得仕。其诸郡,唯正王任丹阳尹经迎得出身,庶姓尹则不得。必 有奇才异行殊勋,别降恩旨叙用者,不在常例。其相知表启通举者,每常有之,亦 无年常考校黜陟之法。既不为此式,所以勤惰无辨。凡选官无定期,随阙即补,多 更互迁官,未必即进班秩。其官唯论清浊,从浊官得微清,则胜于转。若有迁授, 或由别敕,但移转一人为官,则诸官多须改动。其用官式,吏部先为白牒,录数十 人名,吏部尚书与参掌人共署奏。敕或可或不可。其不用者,更铨量奏请。若敕可, 则付选,更色别,量贵贱,内外分之,随才补用。以黄纸录名,八座通署,奏可, 即出付典名。而典以名贴鹤头板,整威仪,送往得官之家。其有特发诏授官者,即 宣付诏诰局,作诏章草奏闻。敕可,黄纸写出门下。门下答诏,请付外施行。又画 可,付选司行召。得诏官者,不必皆须待召。但闻诏出,明日,即与其亲入谢后, 诣尚书,上省拜受。若拜王公则临轩。 展开全部内容